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悟後才是起修的開始

悟後才是起修的開始
沒有悟道的人是不能修行的,因為沒有悟道的人他怎麼知道哪裡是錯誤的?既然不知道哪裡是錯誤的又怎麼能修正自己的錯誤呢?因為沒有悟道的人也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所以一個不知道哪裡是正確的人又怎麼能將自己的觀念與行為引導至修行之究竟目標呢?宗教雖然能啟世人之智慧,但是宗教亦能導誤世人走向邪惡的方向,經典亦是如此,看得懂經典內容的人他們的智慧被啟發了,但是看不懂的人他們卻被導誤了,大師何嘗不是如此呢?眾師之師才是真師,諸佛之佛才是真佛,故一般的師其實是假師,一般的佛其實是假佛,假師的定義即是未悟透宇宙的真相而為人師者即是假師,故說他們是「名師,實非師」,佛亦如此,世間哪裡有佛?佛因度世而強名,故諸佛之名皆是隱喻也,非真有佛之存在也!故說:「無佛可成」即是此意。
所以說,如果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成佛,那麼我們就已經走向偏差的修行方向去了,如果我們成佛的目的是為了度眾生,那麼我們自己永遠都是眾生,所以跟老師學習不是去相信老師的話,而是找出老師話中的矛盾之處再自己深入去參悟之,如果老師的話我們深信不疑,那麼我們就是一個迷信的人,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真理無語、真道無言也,老師的話都是方便之說,將老師的方便之說誤當成是真理在奉行,那麼,這種人不是一個迷信的人又是什麼呢?所以說宗教所標榜的「信、願、行」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所以說若是我們有了這種錯誤的思維,那麼我們即是一個「宗教信徒」而不是一個「真修行人」。
依教奉行的人也是一群迷信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宗教的教義根本不是真理,既然宗教的教義不是真理,那麼依教奉行的人他們不是背道而馳的人又是什麼呢?事實上宗教的經典教義也沒有「了義」或「不了義」的區別,為什麼呢?因為對一個悟性差的人來說,那麼您說他哪一本經典的內容能了義呢?但是對一個悟性高的人來說,他哪一本經典的內容又不能了義呢?故整個宇宙之間其實沒有一個人是因為唸經而悟真道的,也沒有一個人是因為信教而悟真道的,所以宗教信徒所說的成道其實是「名成道,實非成道」、「名成佛,實非成佛」。
釋迦牟尼佛不是在「菩提樹下」成佛,因為「菩提樹」不是一種樹的名稱,更不是說釋迦牟尼佛在某一棵菩提樹的樹下悟道而成佛,如果我們這樣去解讀佛經經文之內容,那麼就表示我們根本看不懂佛經,何謂「菩提」呢?菩提就是指沒有分別的意思,而「菩提樹下成佛」這一句話的如來真實義就是指在沒有分別的狀況下才知道自己本來就是佛,不是靠修行或學佛而成佛,而「釋迦牟尼佛」這一句隱喻詞也不是說有一尊佛稱為「釋迦牟尼佛」,如果這樣解讀的話,那就是在謗佛,也是在扭曲與毀謗真佛的如來真實義也。
分子與細胞稱為「牟尼佛」,「釋迦」就是被意識心所侷限而無法悟出真道的意思,所以「釋」是意識之隱喻,「迦」是枷鎖的意思,為什麼說分子與細胞稱為「牟尼佛」呢?其實宇宙萬靈、萬物與萬象皆由最小的佛陀所組合而成,故宇宙間的萬靈、萬物與萬象皆是佛,而「牟尼佛」就是分子與細胞的別稱,就如同「東方琉璃佛」是在隱喻尚未構成元訴或相的微中子一般,因為銀河在旋轉時,即將暗物質與暗能量藉核融合與核分裂組合成元素(星雲)、物體(星球),所以將尚未構成元素與物質但卻呈現水晶透明狀態的微中子稱為「東方琉璃佛」一般,故真修行的人不可被佛之名相所迷惑而去拜一尊名為「東方琉璃佛」的佛。
目前大部份的宗教大師與信徒皆在未悟真道的狀況下在做一些善事,故他們不是在修行而是在造善業,這都是受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種世間法的導誤而不自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事實上善惡的觀念皆是自己的意識心所分別出來的,就如同好天氣與壞天氣一般,久逢大旱的民眾認為下雨是好天氣,而繼續出太陽的燄陽天是壞天氣,而久居雨都天天都受下雨影響而造成生活不方便的人,他們認為出太陽是好天氣,下雨是壞天氣,事實上天氣並無好壞之分別,那都是大自然的運化也!所以好天氣與壞天氣其實都是人類自己的私心所分別出來的,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懂的話,那麼自己的意識心便會成為地藏王菩薩,每天都有黑白無常、牛頭馬面與日巡夜叉跟著他,因為他的分別心太重也。
道未真悟不能亂修行,因為格物之後才能產生真智慧,有了真智慧之後其意才能誠,才心才能正,在這種狀況下才能修身、齊家、治國與平天下,否則未悟真道前擔任什麼職務都很容易造善惡之業障因而導致自己的靈體墮入生死輪迴之中而不自知,目前在社會的宗教信仰中,其實迷信的信徒比較多,而真正的修行人卻非常的少,這是非常值得我們世人深思的一個問題,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其關鍵因素皆在於我們自己的悟性不足也,故很容易誤假為真,導致於自性被宗教的一些假理、假相、假佛與假師所迷惑也,所以自己若不能達到修行之究竟,其實要問自己而非怪他人也!
文章來源┬道沅講堂

沒有留言: